海安市社区论坛 - haianshi.com!

海安市 - haianshi.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1|回复: 0

海安公共文化供给力强劲

[复制链接]

162

主题

-115

回帖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3
发表于 2018-11-8 14: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安公共文化供给力强劲

2018-11-07 10:11:33 来源: 南通网

记者 赵勇进 通讯员 张 勇

确保人均拥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公共博物馆服务水平等高质量监测指标走在前列——

10月25日,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南通群文广场演出在海安七星湖月亮广场举行。情景表演唱《甸上记忆》再现农耕生活,《儿时的石板街》勾起乡愁,民间文艺会串《鼓舞龙腾大江海》彰显奋进拼搏的时代精神。

10月28日,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节目在海安录节目。二胡演奏、花鼓表演……一个个节目富有海安特色。

海安文化工作有基础、有底蕴,是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文艺精品生产多年来保持南通领先位次,走在全省县级市前列。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推动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追赶超越”。海安市文广新局局长华志刚说, 近年来,海安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文化供给来破解发展难题,确保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综合阅读率、公共博物馆服务水平等高质量监测指标走在前列,提高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增加文化设施供给

11月2日,记者来到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感到这里洋溢着浓烈的文化气息。一楼设有藏书室、成人阅读区、儿童阅读区、电子阅览区等6个读书空间免费对外开放;二楼开辟大片放映室、儿童城堡、舞蹈房、书画培训室、志愿者工作室等项目。

海安开发区党群局工作人员姜小亮告诉记者,中心有4个专职人员从事文化管理工作,每个村、社区配备了两名文化管理员,实行双重考核,保证在岗在位。在此基础上,还通过招募培养了一支312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为实现从“送文化”向“种文化”根本性转变创造了条件。

夜色渐深,大公镇新竣工的文体中心广场上音乐飘扬,热闹非凡。明亮的灯光下,村民随着动感的音乐起舞。这一切,源自一位老党员周克安的热心。

周克安,该镇贲巷村16组网格员、“海安好人”。他自费1400多元买来音响等设备。一到傍晚,就准时带着音响来到村里的广场。音乐响起,舞友纷纷前来,队伍从起初的五六个人已经增加到近百人。《最美最美》《广场舞跳起来》《农家女》《海安文明三字歌》都是他们常跳的曲目,这几天正在排练新曲目《花桥流水》。

南莫镇文化站新站基本建成,大公镇文化站新站完成装修即将投入使用。海安推进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工程,按照南通市“7+5+N”标准,10个区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列入省和南通市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任务数为231个,目前,已有225个村和社区基本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在南通市处于前列。

文化艺术中心是海安市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今年67岁的张辉是苏中建设集团的一名退休职工,他说:“我在市文化艺术中心结交了不少朋友,我所在的音乐B班就有150多人,一起参加学习,谈论有趣的事情,不仅学到了不少新歌,还收获了快乐。”

今年,海安推进重点工程“三馆”建设,年内实现开放。目前,图书馆新馆内部装修施工阶段进入尾声,亮化、智能化同步施工;博物馆新馆装修布展即将进场施工;青墩遗址博物馆内部装修布展已进场施工。

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10月26日,海安高新区镇南办事处以“筑梦文明城、幸福舞起来”为主题的广场舞大赛举行。10支代表队500多人参加。

第二届雅周金秋丰收季在欢快的歌舞声中拉开帷幕。充满古典气息的舞蹈《风筝误》、富有特色的《海安文明三字歌》、悠远激扬的笛子独奏……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片、录视频,有的还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和没能来现场的家人分享这份喜悦。

“今天的节目太精彩了,我们都很开心。”上海来的游客吴秀娣一边录着视频一边感慨。

墩头镇以荷花艺术节为载体,大力宣传“荷文化”,不断扩大“荷韵百年、花香墩头”的知名度。由荷花艺术节衍生而来的舞龙舞狮、诗歌朗诵、道情演唱等被注入“时代”元素的文艺节目纷纷走向前台,群众自导自演,百姓自弹自唱。国庆长假,吸引观光游客近4万人。

白甸镇白甸村充分发挥区域民间艺人多、文化风格独特的优势,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村民张宪武等人挖掘整理原生态《车水号子》《打场号子》《渔工号子》等传统号子,再现了水乡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场景,传承劳动精神,深受村民的喜爱。《车水号子》节目参加了南通市“濠滨夏夜”、江苏卫视“震撼一条龙”的演出,走进了第16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成就,也增强了我们农民的文化自信,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村民裴桂荣介绍。

海安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前三季度,举办“乐一天”农民艺术节活动212场,开展“行万里路、进千家门”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858场。

10月26日,海安举办第十三届未成年人读书节系列活动之“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明”未成年人经典诵读比赛,50多所中小学的79名选手参与。在实施“你看书,我买单”工程中,让基层百姓自己选书,确保群众选到自己想看的书。目前,海安农家书屋持证读者近10万人,1至10月,书屋图书流通超过13万册次。

海安实施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送讲座等“五送”工程,提高群众参与度、知晓率、满意度。年初以来,累计送戏205场,送电影2480场,送图书21000册,送展览101场,送培训20500人次。

加强文艺精品供给

10月18日,《青铜葵花》全省进校园巡演活动走进海安,在双楼小学等学校演出6场。同学们与青铜、葵花一起经历了“苦难中的美丽”和“挫折中的成长”。曲塘小学六(5)班学生孙艺文说,这部儿童剧将原著里的人物和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我最大的收获是一句台词:“就算遇到天大的灾难,也要挺直腰杆活下去。”我们应该学习兄妹俩不屈不挠的精神。

近年来,海安文艺创作氛围浓厚,文艺精品生产亮点纷呈,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均有斩获。涌现出舞蹈《父亲留下的》、歌曲《不朽的范公堤》、小组唱《千秋家谱》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年初以来,海安大剧院举办高质量文艺演出49场,现代舞《宇宙之光》、歌舞剧《白莲》、京剧《赵武灵王》、儿童剧《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生日的一天》等,上座率高,受到观众的好评。

海安举办一年一度的群众文艺创作节(剧)目会演,为各区镇、各部门原创文艺作品提供展演交流平台,并组织文艺精品区镇巡演,让文艺精品惠及百姓。

海安设置青墩文学艺术奖和原创文艺精品生产专项扶持资金,引导民间文艺力量打造文艺精品。10月5日,海安泛书房举行诗歌品读会。品诗会以配乐朗诵的方式,诵读了海安籍诗人童国华的20首诗歌作品。

童国华是市公安局的一名巡防队员,却坚持30年从事诗歌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人民公安报》等报刊发表诗文1000余篇,著有《人在巡防》等诗歌、散文集9部。

打造精品,确保艺术生产在南通的领先位次。2014年,歌曲《我们的中国梦》和话剧《又见桃花雨》等4件作品,分别获全国和省“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扎染立屏《水浒一百零八人物图》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2016年,民间舞蹈《荡湖船》受省文化厅派遣,应邀赴德国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成为2016年柏林“文化狂欢节”的一个亮点;2017年,长篇报告文学《支教:在小凉山的28年》获省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舞蹈《父亲留下的》获省第三届“文华奖”优秀作品奖;今年7月底,海安承办第13届省“五星工程奖”苏南片区初评赛事,4件入围终评的舞台奖作品均获省五星工程奖,获奖数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责任编辑: 季肖寒 ]

一键分享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安市社区论坛

GMT+8, 2025-5-9 20:23 , Processed in 0.0326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