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社区论坛 - haianshi.com!

海安市 - haianshi.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4|回复: 0

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0亿元南通瞄准核心技术... ...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121

回帖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18-11-15 01: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吹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号角。而在江海交汇处的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正迎来“风口”。

  10月下旬,南通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5年)》,围绕“建设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体系,布局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企业集群集聚和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高地”等目标,力争2025年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为南通实现高质量发展、争当“一龙头三先锋”“发展枢纽经济 建设经济枢纽”提供强劲动能。

  瞄准核心技术,精烹科技盛宴

  王阳明“复活”、破案高手“现身”、擅长“读心术”的机器人……去年11月18日,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在江海大地首次亮相,便惊艳南通市民眼球,众多“黑科技”神奇得让人瞠目结舌。

  去年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曦,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副总裁侯晓楠,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瑞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以及大唐移动通信、软通动力、科大讯飞、顺丰控股等大批知名企业代表、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咖”聚首,碰撞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火花”。

  “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世界。“新科技、新技术在日常中无处不在,而且它的发展超乎想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处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交汇点上,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的重要机遇,提出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培育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南通具备临近上海的地缘优势、人才集聚的资源优势、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产业优势,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提升改造南通现有产业,推动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2018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南通有关领导介绍,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南通两大展会活动之一,“继2017年第一届圆满举办后,今年第二届盛会即将来临,而且还会带来更多新的惊喜。”

  “2018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将是一场‘技术升级’的盛宴。”南通市经信委主任王凯介绍,大会主体活动包括1场开幕式、6场关键核心技术高峰论坛和6场专题招商活动。其中,6场关键核心技术高峰论坛分别为2018中国(南通)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测试高峰论坛、集成电路材料和设备技术高峰论坛、2018中国传感技术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峰论坛、2018中国高端软件操作系统技术研讨会、2018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大会、5G通信发展峰会;6场专题招商活动分别为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题推介会、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新一代信息技术招商会(第十二届海洽会系列活动)、智能机器人暨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题招商会、电子信息(台湾)环境推介会。

  抢占“必争之地”,地标产业崛起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未来产业转型发展“兵家必争之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正在崛起一批‘巨无霸’企业和智慧型、活力型城市。”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超10万亿元。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要求打造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南通积极作为,提出发展枢纽经济、建设经济枢纽,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打造包括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在内的“3+3”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南通“3+3”产业产值增长13.1%,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3+3”产业项目占87.2%,六大产业总产值将突破万亿元。

  南通锁定新一代信息技术这篇“蓝海”,一批批产业地标蓄势而起。

  “明年‘双11’,来自全国的海量数据有望汇入南通数据中心。”10月30日,在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秋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阿里巴巴江苏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陈戈介绍,该项目计划明年5月部分投入使用,届时将承接2019年阿里巴巴“双11”活动在华东地区的云计算任务。

  投资60亿元的阿里巴巴江苏云计算数据中心B区,为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产业中当之无愧的“地标”,包括已开工的A区、C区在内,总投资达18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南通打造千亿级大数据产业“航母”装备核心“战力”。

  抢滩大数据产业,是南通描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蓝图中的精彩一笔。

  中央创新区作为南通创新之都建设的“科创新区”、全市域创新网络的核心,正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今年10月,中央创新区在北京举办招商引智推介会,向集聚在“创新硅谷”中关村的企业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创投机构、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等抛出合作“橄榄枝”,吸引珍宝岛药业南通国际健康科技园、北京宏基恒信“AI智慧谷”、中关村e谷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凯璞庭资本等项目现场签约。

  中创区只是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各地相关产业地标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南通高新区已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发展特色,包括总投资60亿元的晶与光电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晶品科技、总投资15亿元的芯片封装载板项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信息技术产业项目已经签约落户;港闸区今年新招引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40个,其中越亚半导体、京芯光电、有感科技等高新技术重特大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超150亿元;苏通园区专门规划1500亩土地,用于发展封测和感知元器件及相关产业,力争3至5年内打造一个百亿级封测和感知元器件产业园。

  描绘线路图,挺进产业蓝海

  新一代信息技术呼啸而来,大江南北闻风而动,但专家提醒,作为决策者,必须在“热潮”中保持“冷”思考,不能一哄而上,必须靠“智取”。当务之急便是解决人才缺乏问题。《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人工智能人才仅190万,国内相关人才缺口超过500万。

  南通提前谋划,而且尝到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带来的“甜头”。该市构建以100亿科创基金和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为核心的政策支撑体系,为高端人才提供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活居住环境。截至目前,南通先后引进省“双创人才”378名,为枢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去年,南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实现产值7500多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3%。

  挺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蓝海”,南通排定时间表、画出路线图。今年,该市印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行动计划(2018-2025年)》等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跃升新台阶。

  “《行动计划》是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描绘南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的路线表和规划图。”南通有关领导介绍,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8年至2019年,完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空间布局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2500亿元,引进和培养5000名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高端人才;

  第二阶段,2019年到2022年,建成国内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使得相关产业规模达3500亿元,引进培养1万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高端人才;

  第三阶段,2022年到2025年,成为我国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创新中心、全球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一核两区六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创新平台、特色产业园和孵化基地,力争培育1000家亿元级、100家十亿级、10家百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吸纳就业40万人。

  相关链接

  一核两区六基地

  “一核”,即南通中央创新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为重点,全方位引进中科院相关专业研究所、一流高校、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机构,合作建设重大研发平台,吸纳国内外顶尖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配套建设基础数据、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

  “两区”,一是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产业集聚区。以发展高敏度、高可靠性人工智能专业芯片和感知元器件为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元器件规模化生产,打造较具影响力的“智能芯谷”和“国际数据中心产业园”。加快较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南通高新区“智创谷”建设,通过整合区内半导体设计加工、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电子通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配套产品,以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算法、专业芯片制造为重点,推动重点产业领域的突破,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六基地”,一是在崇川区推动智能软件开发与智慧技术“双创基地”建设,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推进互联网技术最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二是在港闸区大力发展通信技术、集成电路配套产业,依托现有研发与产业基础,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系统化与集成开发提供支撑;三是在海安、海门建设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以数控、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基础,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现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四是在如皋重点发展智能汽车产业,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汽车产业基地;五是在启东围绕生命健康科技城建设,加快推进“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打造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六是在如东推动建设智慧风场管理平台,加快推进能源设施的智能化和能源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打造新能源智能化产业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安市社区论坛

GMT+8, 2025-5-10 03:47 , Processed in 0.0207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