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基层党员按需、就近接受党性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海安市以“每一个党性教育基地服务10公里范围内每一名党员,教育全覆盖、无盲区”为基本目标,精心打造“10公里党性教育圈”。 海安将此项工作作为“组织部长领衔项目”进行统筹规划、精准实施、系统推进。深入区镇全面调查摸底,梳理出各类教育资源65个,建成全市党性教育资源库。围绕区位分布、主题特点、现状基础等进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50个教育点。对辐射薄弱、类型单一区域,指导区镇因地制宜,规划革命传统教育、廉政警示基地8个。构筑起“一点一圈”“多圈交集”“全面覆盖”的科学布局,制成全市党性教育“红色地图”。以省级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为引领,推动“创特创牌”工程。全省首家红色报纸展览馆、全市第一家村史馆——滩河村史馆相继诞生,海安第一个中共支部——营溪党支部纪念馆即将竣工。 海安通过“清单式+”“标准化+”“互联网+”功能性打造,催生党性教育原动力向心力,推动党员“圈”内就近参加开放式、情景式、体验式组织生活。今年以来,全市“10公里党性教育圈”接待党员干部和群众人数3.2万人次。 曹晓婕 任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