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提倡文明殡葬,厚养薄葬,这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大事,虽然我年纪大了,但观念不能老。我是一名党员,更应该带头。”在文明殡葬改革行动的带动下,海安市大公镇古贲村24组76岁老党员陈守乐,带头将父亲的祖坟平整到位。
10月以来,大公镇推行文明殡葬改革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学习《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殡葬新风的实施意见》。15个村成立了文明殡葬改革工作组,有序开展工作。
墓超标准没有?殡葬市场管理规范程度怎样?综合监管够不够有力?镇村公益性公墓设施够不够完善?大公镇面对改革行动中的各种问题,不回避,直面痛点,将存在问题逐一梳理,一一整改。
“我们通过召开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定,规划安葬点,明确时间节点。”古贲村支部书记王克龙说道。同时,积极鼓励村内党员干部在文明殡葬改革中当好表率,主动带头开展坟墓平迁工作。
“有的群众有思想顾虑,有的人家嫌麻烦不愿意迁,工作刚开始推进的时候的确是困难重重。”仲洋村文明殡葬改革工作组的成员仲爱华说。为打破传统思想的阻碍,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该村把宣传发动会开到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听取每家每户的意见建议,让文明殡葬改革的各项政策明明白白深入人心。取得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提倡厚养薄葬,弘扬精神美德!”、“坚持丧事从简,实行文明殡葬!”……走进大公镇,关于文明殡葬的宣传标语、文明殡葬的通知,都被张贴在显眼的位置。与此同时,村内广播每天循环播放有关文明殡葬的通知,大力宣传文明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等内容,营造文明殡葬氛围。
大公镇还将文明殡葬改革相关内容纳入各村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制订具体的考核办法,成立“一办四组”,深入基层一线督查考核。规章的引导,制度的约束,党员干部的带头,让大公镇的文明殡葬改革走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
“文明殡葬改革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党风政风民风。我们将努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让文明殡葬观念深入人心,让崇俭尚德、文明和谐的村风在全镇蔚然成风。”大公镇党委书记刘成亮说。(陈雨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