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责任+激励”机制。层层压实市、镇、村、组、农户五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并将保护地块纳入“智慧守土”实时化监管平台,实行定量、定质、定位和定责保护。年终按0.5元/亩兑现耕地保护补助资金。对当年实施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工矿废弃地复垦等通过验收的,按验收面积给予适当的用地计划指标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按缺额的相应比例核减年度用地计划指标。
二是“行政+市场”机制。海安市委市政府以最高规格召开国土会议,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区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参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明确年度耕地保护等目标任务。在全市各类评先评优中,土地国策履职情况作为审查重点,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市镇两级“挂钩拆旧储备库、用地规模库、计划指标库、占补平衡指标库”,区镇多余指标进入市级交易平台,实现补充耕地利益调节。
三是“整治+生态”机制。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旱地改水田等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建立耕地数量、粮食产能、水田面积三类指标库,采用指标核销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探索在曲塘镇整镇申报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示范项目,为乡村振兴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