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社区论坛 - haianshi.com!

海安市 - haianshi.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6|回复: 0

江苏省海安县

[复制链接]

208

主题

-100

回帖

12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2
发表于 2019-6-16 1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苏省海安县:海安探索秸秆能源化利用全产业链模式

  海安县地处苏中平原,东临黄海,隶属南通市,西与泰州市相交,北与盐城市接壤。全县面积1180平方公里,人口93.42万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茧丝绸之乡,禽蛋之乡。2011年7月1日,国家环保部正式命名海安县为“国家生态县”,并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展示了海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海安县环保工作连续四年荣获全市生态文明和环保重点工作考核第一。在加快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品牌、推进生态建设等方面,海安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UCzZ42FKcU1f2kkO.jpg

  海安城市建设—城市中心

ZDZ1WdwdlNc53vxa.jpg

  海安城市建设—城市中的湿地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谋篇布局,环保优先。为使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该县确立了规划先行的工作思路。一是高点定位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委托南京大学编制了《海安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规划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体系建设、文明生产行为建设、文明生活行为建设以及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描绘出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二是确立生态规划的龙头地位。各相关部门在编制规划时,优先考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海安县县城总体规划》、《海安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海安县生态农业县规划》、《海安县县域产业布局规划》、《海安县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意图、精髓融入其中,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得以真正落实和顺利实施。

  (二)经济发展,环保优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以集聚化发展为抓手,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符合海安县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三)项目建设,环保优先。坚持按照“环境基础设施项目优于其它项目”的原则,把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垃圾焚烧、集中供热、垃圾压缩中转站、居民休闲广场、公共绿地等项目作为城乡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已经确定的环保项目,在审批、投入等给予优先考虑,确保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发挥功效;对污水管网建设未配套到位且有污水排放的项目,坚决不予开工建设;对能耗少、污染少、效益高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发展低污染、无污染、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鼓励建设生态补链的项目。

  (四)舆论宣传,环保优先。牢固树立“环保优先,宣教先行”的理念,普及生态知识,培育生态意识,切实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环保道德素养。从资金投入到宣传手段更加注重成效,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覆盖作用,大力拓展宣传层面。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环保,保护美好家园的浓烈氛围。

rKb6E299R7xnBZYv.jpg

  风力发电

bCmzigsZ7VcPnDOD.jpg

  海安水乡风景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一)培育生态理念,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质。一是积极推行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低碳生活,引导公众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行动,广泛使用节能型家电和节水型设备,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全县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二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生态文明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将绿色创建与倡导节约资源能源、保护自然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质相结合。近年来该县共建成国家生态镇9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镇10个、省级生态村27个,国家级绿色学校1个、省级绿色学校14个,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绿色社区17个。

  (二)发展生态产业,形成高效节约的产业体系。一是不断调优产业结构。目前该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4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建成产业研究院5家,企业研究院21家。发展绿色产业,建立了50平方公里的海安商贸物流园区,努力把海安打造成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铁路港、创新城。“河豚之乡、休闲海安”品牌不断叫响,抓好中洋河豚庄园、水韵里下河、乐百年小镇等旅游业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点。二是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全面推进经济各领域、生产各环节的节能工作,开展“百企节能降耗行动”和节能星级企业创建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用能管理和重点用能设备的监测工作。组织实施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海安县政府被市政府表彰为节能工作先进集体。三是大力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促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生产装置互连、原料产品互供,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逐步形成企业、产业间的循环体系。发展农牧结合、种养结合、渔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推进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利用。目前全县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261个、绿色食品14个、有机食品4个,种植业产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50%以上。

jBWmwWlU8jJLqJwD.jpg

  中洋河豚养殖基地

OPFWs1FP9p96fdZ9.jpg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三)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一是开展化工园区专项整治。2016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对精细化工园内化工企业实施全面停产整治的决定》,对化工园内所有33家化工企业全面实施停产整顿。二是开展了铅蓄电池企业专项整治。关停了金瑞德、光明、金莱特、金海燕等8家铅蓄电池生产及组装企业。三是开展了南莫铝灰生产企业整治。铝灰资源化回收利用是南莫镇原沙岗乡的一个特色产业,但铝灰生产却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2016年关闭铝灰生产加工企业24家。四是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建成机动车排气污染在线监控平台,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在机动车环保检测线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控环保检测线运行情况。全面实施国Ⅳ排放标准,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

  (四)优化人居环境,营造城乡一体的生态特色。一是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拓展延伸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提高生活污水纳管率、管网覆盖率和污水处理达标率。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19座,配置垃圾收集池、箱、桶30000多个,购置三轮保洁车及机动车辆2000多辆、保洁船700多条,配备保洁人员1638名,建立了“组保洁、村集中、镇中转、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二是营造特色宜居城乡环境。加大老城区的改造力度,新建了一批环境美的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开展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体系,实现指挥中心对主城区的实时监控。启动绿化建设五大工程,成片造林26580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5.07%。三是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活动。该县出台了《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建立了农村公路管护、河道保洁、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村民素质教育“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围绕“农村环境建设精细化、农村保洁队伍规范化、农村垃圾处置无害化、村庄环境整治达标化、村民居住环境景观化”的标准,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目前,全县已完成210村的村庄整治工作,建成三星级康居村7个、二星级康居村48个,一星级康居村155个,促进了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四是实施生态文明清水工程。2013年底,该县以水清、河通、无杂物为目标,以示范村镇、“以河养河”工程和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实施生态文明清水工程建设。目前,全县水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水环境明显提升,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这项工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建立畜禽粪便收运体系和污染控制管理体系,生态健康养殖户占次规模化养殖户比重达10%以上,对次规模化以上养殖户全面建设匹配的蓄粪池,坚决杜绝畜禽粪便直排。全县实施了畜禽粪便处置规范化整治,各区镇共建成农户蓄粪池1215个,中转蓄粪池67个,农户沼气池277个,大型沼气池1个。全面实现三、四级河道“以河养河”,全县1679条三、四级河道宜养殖鱼的放养率达79.19%,使全县大部分河道水质得到改善,恢复了农村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面貌。

u8Pwr8NU82Z7RRT3.jpg

  清水工程成效显著

o7HZbrnfi7htHT5E.jpg

  清水工程—河道清理

ldprxLQ6ARpDApl6.jpg

  清水工程—生态型污水处理设施

  三、抓环境监管,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水平

  近年来,该县环保部门认真履行环境监管职能,结合化工、电镀、炼铝行业整治及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突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严格执法,优质服务”四个重点,将环境监管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严格项目审批,把好项目准入关。坚持“四个不得”,不得新上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项目、不得新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或污染严重的项目、不得在里下河地区新上有水污染的项目、不得在化工园区新落户化工企业。二是认真做好违法违规项目清理,加强环境风险管控。。三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日常监管。重点污染源每月监察一次,一般污染源每季监察一次。四是强化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11个国家、省、市控断面及7个县控断面的例行监测;加强对68家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1座、大气自动监测站2座;划定县城噪声功能区,并通过南通市组织的复查和达标考核验收。

  四、完善创建机制,确保生态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战指挥部;二是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落实环保优先,建设生态海安的决定》、《海安县农村污水处理工程配套管网建设以奖代补实施办法》等文件,并在南通市率先开征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费。为推进基层绿色创建,该县出台了《关于提高基层绿色创建奖励标准的通知》;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县政府每年印发《海安县生态文明建设暨环境保护实施意见》和《海安县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将每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镇、县各有关部门,同时每年度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细则,加强对各部门的考核力度。县生态办每季组织查评,半年进行督办,年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计入各责任单位的年终综合考核得分。出台了《关于对“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中工作不力、作风不实问题实施问责的暂行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作为行政效能监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到各责任单位进行效能督察;四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该县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县财政每年筹集4000多万元用于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天楹集团作为该县环保产业的龙头企业,投资2.45亿元建设了日处理75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效解决了该县的生活垃圾处置问题;五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组织、引导和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通过积极推行环境质量公开,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项目竣工验收公示、设立12369环保热线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

gWAH7LlluxygaKgY.jpg

  中国天楹—致力于绿色环保的综合性企业

UPPpnsp7eWppom7U.jpg

  中国天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vzoxW33yP3TPQJWN.jpg

  生态农业

EYK7XkqqnH6Y11YA.jpg

  宜居社区

  海安秸秆能源化利用全产业链模式概述

  一、模式简介

  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中,海安探索走出了一条“农户和秸秆经纪人+燃料制造方和锅炉承包方+锅炉使用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的三方合作共营秸秆燃料化利用模式,秸秆燃料化利用总量达16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先后荣获全省生态农业县、国家生态县称号。海安县总结分析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不足,研究相关对策,在“海安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6-2020)中提出了“2+3”的秸秆综合利用思路,即以秸秆机械化还田等肥料化利用和秸秆作为燃料等能源化利用为主导,利用率各占40%—50%,秸秆基料化、原料化和饲料化利用为辅助,利用率共占10%,明确到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到2020秸秆利用率达99%的工作目标。

  二、模式背景

  海安现有耕地80.4万亩,其中水稻55.2万亩、三麦54.8万亩、桑园12万亩、油菜、玉米等种植面积9.3万亩,稻麦年单产在2008年全省第一个以县为单位实现“吨粮”的基础上,连续6年过吨粮,粮食单产连续八年全省第一,被省农委认定为全省“首批吨粮县”,六次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海安县平均年产生农作物秸秆近60万吨,14年、15年利用率均在91%以上,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极具海安特色的秸秆利用模式。

  三、模式图

  1、海安县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流程图

Z9b55XxiG9hyIjJJ.jpg

  2、模式实物图

  秸秆燃料化利用,年利用量近27.6万吨。全县年收贮秸秆量达24.8万吨,直接或制成秸秆颗粒用于本地锅炉燃料和外销,本地烧锅炉用量达13万吨以上,其中秸秆颗粒2.9万吨。户用燃料6.3万吨。目前,建有年收贮1000吨以上的收贮点36处,拥有秸秆收储场地361亩,建附属用房5080平方,厂房2.55万平方,大棚1.22万平方,配置固定式、移动式秸秆打包机93台、抓草、夹包机29台、输送机35台、行车及吊机20台,地磅45台,建有秸秆固化成型点6处,配有粉碎机23台、固化成型设备25台。2014年,海安县全面启动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工作,淘汰高污染禁燃区、生态红线区和开发区46台燃煤锅炉,预计实现减排二氧化硫309吨、氮氧化物55吨。

G0s070I07z7iJMZZ.jpg

  四、配套的技术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

  (一)工作体系

  海安县秸秆利用工作体系,主要体现在“四动四到位”:

  (1)加强宣传发动,确保培训造势到位。

  (2)加强考核促动,强化组织领导到位。为顺利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县政府成立了工作班子。印发工作方案、出台考核及奖励办法。县纪委出台《关于对秸秆禁烧禁抛与综合利用工作不力行为问责细则》,加强对秸秆禁烧禁拋工作的督查,对镇、村党政组织及其相关责任人在秸秆禁烧禁抛与综合利用工作中的过错进行责任追究。2016年该县对各区镇进行考核,5万亩水稻必须要建有1个1000吨以上的利用点。

    (3)加强政策拉动,保证资金补助到位。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农作物秸秆禁烧禁抛与综合利用工作方案》。2016年该县秸秆年收储利用量超过1000吨的企业主体实行按量补助,每吨补助8元,秸秆固化成型每吨补助30元。在此基础上,全县还安排了280万元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镇村创建,项目配套等。各区镇也安排了相关资金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和双禁工作经费,全县约600多万元。开发区城东镇还给小型机械化还田每亩10元补助。

  (4)加强典型带动,实现示范普及到位。该县秸秆燃烧集中供热、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产业比较成熟,通过政府提供补贴等经济激励政策,已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应用。通过多年培育,全县涌现了一批秸秆利用典型:南通绿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有近十年秸秆收贮和能源化利用的运作经验,已先后与本县及周边地区的缫丝、化工等数十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南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现已建成食用菌生产企业8家,食用菌生产基地7个,菌种加工车间3个,食用菌交易市场一家,建有蘑菇大棚600多个,香菇、秀珍菇大棚153个,年生产销售各类食用菌6500吨,年产值达1.1亿元。2016年里昂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安投资生物质并网发电项目,预计年利用秸秆10万吨;南通普豪大型沼气并网发电项目,预计年利用秸秆5000吨,将带动海安的秸秆综合利用更上一个台阶。

  (二)技术体系

  海安能源化利用的运作模式:机械收割→田间收集→田间堆放→秸秆运输→秸秆收购→秸秆储存→秸秆粉碎→秸秆固化成型→成品存储→链式锅炉燃烧。

  (1)机械收割

  使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稻麦,稻麦收割后平铺在田间,便于风干及收集。

  (2)田间收集

  稻麦收割后秸秆收集可用人工或机械化收集,大田块可用机械收集并打捆,小田块从积极性考虑可用人工收集。

  (3)田间堆放

  一般情况下,刚收割的秸秆水分较高,经过几年的实验,从积极性、方便性考虑,秸秆通过人工或机械收集后以堆放于田边为宜,这样既可减少运输成本,也有利于秸秆风干,还可节约集中堆放场地。

  (4)秸秆运输

  乡镇收集以小型车辆运输,到公司后使用大型车辆运输。

  (5)秸秆收购

  秸秆能源化利用最难的环节是收购,南通绿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办法是建立集中收购点常年收购,通过秸秆经纪人收购,有效地解决了收购问题。

  (6)秸秆储存

  公司收购秸秆后集中堆放储存,堆放点底层架空,可防潮、防自燃并风干秸秆。

  (7)秸秆粉碎预处理

  秸秆储存在仓库中,要将劣质、腐烂以及变质的秸秆去除,筛选出可用秸秆。秸秆加工前须对秸秆进行粉碎,以方便下道工序加工。将粉碎的秸秆充分混合均匀。

  (8)秸秆压块

  成型时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技术的核心环节,成型的方式主要有湿压、热压和碳化成型三种。为解决秸秆运输难、储存难、燃烧难的问题,投资相关设备将秸秆压块成型作为燃料。

  (9)成品存储

  秸秆制粒后,须对秸秆进行包装,以方便运输及储存。

  (10)链式锅炉燃烧

  秸秆加工的目的是取代煤炭燃烧,经多年试验,对原使用煤碳的链式锅炉进风、灶膛、排风口、多管除尘等部位进行改造,可使用秸秆取代煤炭燃烧。经公司改造的锅炉可以直接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燃料燃烧,经水膜处理后排放物完全符合环保标准,是认可的现代化清洁燃料,通过锅炉使用试验表明,现有的燃煤锅炉经改造后完全适应生物质燃料,无需更换锅炉。

  (三)政策体系

  (1)大力实施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海安县对实施机械化全量还田的农机服务组织,按第三方核查的作业面积,补贴20元/亩。县财政对当年新购50马力以上75马力以下且还田面积200亩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械,给予作业补助3000元;对当年新购75马力以上且还田面积250亩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械,给予作业补助5000元。

  (2)秸秆收贮补贴。对本县境内从事秸秆多途径利用的企业或个人(含常年使用秸秆或秸秆颗粒替代煤炭的企业),全年收贮利用本地秸秆量达1000吨以上的补贴8元/吨。

  (3)秸秆压块加工补贴。对各秸秆能源化利用点加工秸秆固化成型颗粒补贴30元/吨。

  (4)秸秆设备补贴。对使用田间打捆机械且作业面积达400亩以上的购买人补贴4000元;对当年新购且制粒100吨以上的移动式秸秆固化成型成套设备,每台套给予购买人5000元补贴;对当年新购全自动草绳机且全年消耗秸秆10吨以上,每台套给予购买人补贴4000元。

  五、推广情况

  县域内建有年收储规模在1000吨以上的收储点54处,拥有秸秆收储场地361亩,建 附属用房5080平方,厂房2.55万平方,大棚1.22万平方,配置固定式、移动式秸秆打包机93台、抓草、夹包机29台、输送机35台、行车及吊机20台,地磅45台,建有秸秆固化成型点6处,配有粉碎机23台、固化成型设备25台。该县常年投产大中拖及配套秸秆还田机560台套,与小拖配套的秸秆还田机3900台套,全年秸秆全量还田达21.2万吨。

  从经济效益来看,全县目前收储秸秆近30万吨,按每吨400元算,产值高达1.2亿元,是真正的变废为宝;从环境效益来看,可以充分利用富余的秸秆资源,减少露天焚烧秸秆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通过秸秆综合利用特别是替代煤炭使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近30万吨;从社会效益来看,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带动了近2000人的就业,解决了偏远农村的就业问题。

  六、适宜地区

  1、该模式适宜推广在水稻种植面积广,稻秸秆资源丰富地区。

  2、需有配套的秸秆经纪人队伍以及群众的自觉性。

  3、需有规模工业化园区供热供气或者大型秸秆发电厂。

  七、典型图片

   yiZHVIS00r1h0cd7.jpg     f6zmDOF0s464ZyYh.jpg

  秸秆收储                          秸秆预处理

   D0SLmS3RylZgwluK.jpg     N115MamK5iKkAASK.jpg

  秸秆压块中                    秸秆压块成型

    (此文章内容由参赛方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安市社区论坛

GMT+8, 2025-4-19 09:11 , Processed in 0.0449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