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社区论坛 - haianshi.com!

海安市 - haianshi.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1|回复: 0

央视新闻对海安警察的专访,时间长达6分钟!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139

回帖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7
发表于 2018-12-13 16: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央视新闻对海安警察的专访,时间长达6分钟!

  “要拍就拍我吧!”

  “不要因为你身体不好,就可以为所欲为!”

  “如果我怕你威胁,我就不要干这个工作了!”

  ……

  看到这些熟悉的话语,

  大家都会想到海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警陶其冬,

  人称警界“李云龙”,

RKN60Dy7KbDdyrDk.jpg

  他规范使用法言法语,

  勇敢直面违法驾驶员。

  刚刚,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专访海安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葛志祥和交警陶其冬,

  这次的央视播出的专访视频长达六分钟,

  面对央视镜头,有哪些细节被提及?

  让我们在事件过后,

  听听葛志祥副市长和陶警官怎么说……

  事情起因

  2018年11月4日,陶其冬带领队员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一辆面包车的保险标志存在可疑。

dmnbvROq1ostRSng.jpg

lJv6G1Of4OR4CTGY.jpg

  民警陶其冬

  面包车的保险标志比较老旧,按照我们的工作经验,感觉这辆车有可能脱保。经过检查,该车辆属于“脱保”车辆,我们准备按照要求扣留车辆。副驾驶上的一个男同志下车说,你们不好扣,我身体不好,讲一些理由和条件。受到威胁

  经过民警了解,下车这名男子姓朱,是面包车车主的父亲。朱某见民警没有被他的理由说动,便拿起手机拍摄民警执法,并扬言要把这段视频传到网上去。

odVDjw6Gj7rjTRG5.jpg

kp0eAUIPiEbvI0zW.jpg

  民警陶其冬

  你可以传,但不可以炒作,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车辆是视频拍摄者家里的,驾驶车辆的是他的亲戚。驾驶员见朱某在跟民警讲条件,就躲到一边去了。

  对于朱某一直强调自己身体不好,陶其冬认为执法过程会根据当事人的特殊情况予以处理,但不能以此为借口放弃执法。

xx5JpQ6QD2PnplK3.jpg

ILouBWbU1lVmm1wb.jpg

  民警陶其冬

  不能因为有什么理由、有什么条件,我身体不好、我年纪大了,把人性执法卡在前面,作为一个逃避责任,逃避处罚的理由。作为执法者来说,也不能把人性执法当成推卸责任的借口。要坐警车

  看到民警仍要继续执法,朱某朝警车走去。

vGGglMyHMjHH7G97.jpg

ypdoNQQ42zjTSi2Q.jpg

  民警陶其冬

  当时有群众给他出主意,让他坐在警车上。朱某伸手去拉车门,然后我就挡住他。

  看到朱某试图进入警车,陶其冬按照培训过的执法流程,开始对朱某进行警告。

p6X1KZhixu3Gg4g4.jpg

  我不能退,我是最后的底线

  对于朱某对执法的抗拒,陶其冬感觉自己作为一名警察,不能退让。

zhZOiC5SCXh6vks5.jpg

  民警陶其冬

  我感觉这个事情我不能退,因为我是一名警察。警察是维护公序良俗的最后一个底线,如果你对违反法律、违反秩序的这些人,我们不能明哲保身。作为警察来说,应当坚持,应当坚守。坚持法律,坚守作为一名警察的底线。

  随后,民警对朱某的车辆依法进行了扣留。后来朱某的女儿、家属也赶到现场,民警交代了相关情况,然后朱某家人把他带回去了。 执法的底气从何而来?

  对于为何如此硬气,不惧威胁,也不惧对方用手机拍摄的监督行为,陶其冬认为,这都是执法规范化带来的自信,自己是严格按照执法规范来进行的,没什么可怕的。

zOZBtE2RrblX2rQB.jpg

Te9R9bqEO4Lce92n.jpg

  民警陶其冬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对执法规范要求特别严,正是基于市局大队对我们规范化执法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培训,有这样的基础,才有那样的执法过程。

qpxfZzFwssfZFQ8F.jpg

  葛志祥副市长这样评价

Li96955911Hu9GA1.jpg

  海安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葛志祥

  在执法管理机制建立方面,通过情景模拟现场执法,使民警系统掌握执法标准,让民警敢于执法,严格执法是对法律最好的遵从。希望大家向陶其冬同志学习,愿海安公安有越来越多陶其冬式的执法标兵。

dVCBxl5y436pV3X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安市社区论坛

GMT+8, 2025-10-4 01:19 , Processed in 0.0376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