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社区论坛 - haianshi.com!

海安市 - haianshi.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4|回复: 0

60岁以上老人1756.21万江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121

回帖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18-10-16 03: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老龄事业“白皮书”发布

60岁以上老人1756.21万!江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10月17日是重阳节。今天下午,省民政厅发布《江苏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根据这份白皮书,截至去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56.21万,老龄化率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三位,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

按照学术界相关定义: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或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的人口结构称为“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4%,或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0%,称为“老龄社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度老龄化社会”。

“无论是按照60岁以上还是65以上人口比例,江苏都符合深度老龄化的标准。”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夏春青在发布会上说。

更加严峻:全省老年人口达1756.21万,南京超过141万人

白皮书显示,2017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56.21万,占户籍人口的22.51%,比全国高5.21个百分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99.9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5.38%,比全国高3.98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全省13个设区市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5%的有6个,分别是南通、无锡、镇江、苏州、泰州和扬州;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30%的县(市、区)有7个,分别是如东县、太仓市、南通市港闸区、通州区、苏州市吴江区、海安市和苏州市姑苏区,集中在南通和苏州市。

目前,南京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超过141万人。在白皮书里,我市玄武、秦淮、建邺、鼓楼、栖霞、六合、溧水、高淳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该区总人口的20%以上,其中秦淮区达到了28%。

夏春青表示,我省未来老龄化仍旧呈加剧态势,将面临劳动力老化、人口抚养比增高、养老保障压力加大、医疗卫生服务负担加重、养老服务需求扩大、社会服务治理难度增加等诸多挑战。

更加长寿:全省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7.72人,南京有320人

对于社会比较关心的老年人口寿命、百岁老人等情况,白皮书里也都有详细统计数据。根据殡仪馆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平均去世年龄为79.25岁,比上年的79.19岁略有增长。我省居民的人均寿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5位。

白皮书显示,2016年末,全省百岁老人6026人,比上年增加535人;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7.72人。百岁老人数量居前三位的设区市是南通市、徐州市和苏州市,分别为1236人、785人和518人。

值得关注的是,自2010年发布白皮书以来,南通市百岁老人数量一直稳居全省前三位,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据悉,从2011年起,我省每年会拿出专项资金,对本省户籍且80周岁以上的200多万老年人发放尊老金,其中100周岁以上的老人“尊老金”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目前我省大部分城市已高于此标准。

记者注意到,随着医疗、生活条件的改善,南京市高龄老人也越来越多,截至去年底已有百岁以上老人320人,而在上世纪80年代,南京只有4名百岁老人。这些百岁老人中,以鼓楼、秦淮区居多,绝大多数是女性。

更加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守住底线,南京推出更多应对举措

在白皮书的老龄事业发展状况部分,特别提到了我省已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和重点空巢独居老人结对关爱照料制度,切实保障最困难群体的基本服务需求,守住民生底线。2017年,全省共发放尊老金10亿元以上,在实行尊老金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制度,对55万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共计4.11亿元。

白皮书还显示,2017年,所有符合条件的低保和特困老人实现了保障和供养全覆盖,城市老年低保对象6.03万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647元;农村老年低保对象39.64万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611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差水平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37.3元、323.1元。

针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我市也推出了一系列具体应对举措。比如:在普及完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推出发放尊老金、办理老人优待证等普惠型福利政策,对特殊老人发放养老补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半失能、失能城乡特困人员分别提供每月400元、700元的照料护理费;为符合条件且有使用意愿的特困人员免费安装紧急呼叫终端等。

更加健全: 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备,南京率先发力

去年,我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养老服务业总体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就养老服务政策而言,白皮书显示,在老龄政策制定和实施上,瞄准政策的空白点、工作的薄弱点逐步补齐短板。省政府出台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省老龄办等部门出台了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和法律维权工作等多个政策。

养老服务方向愈加精准,也是一大亮点。白皮书显示,我们委托第三方对全省老年服务需求进行了抽样调查,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占老年人口的50%以上,其中80%以上愿意在家里养老;失能失智老人占老年人口3%左右,他们对护理服务要求强烈。为此,我省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引领,补齐短板,优化结构,改善农村敬老院软硬件水平,引导其发展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901家已面向社会老人开展养老服务。重点推进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省建成护理型床位18.1万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40.2%,对失能老年人的护理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全省新建127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7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新建、改建适老住区11个。

白皮书显示,我市已被列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和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市,在医养结合、社会参与、养老评估、政策创制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如何更好地让老人们安享晚年,我市一直在积极探索。从最早在国内实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养老服务,到在全国率先尝试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再到社会资本争相介入养老产业,南京的养老服务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南报网记者  马道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安市社区论坛

GMT+8, 2025-10-3 11:55 , Processed in 0.0211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