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定位 錯位發展 海安:冬桃飄香客自來
時已深秋,萬木凋零,可在海安開發區韓徐村的南通俊欣農業有限公司內,風景這邊“桃”好。佔地600畝的桃園內,不時有游客踏秋尋香而來,採桃、品桃、買桃,歡笑聲在桃園裡四溢。
待到秋來九月八,冬桃上市百果殺。俊欣桃園的成功逆襲,得益於“科學定位、錯位發展”。 2016年,葛銘春等7位股東從工程建設項目中華麗轉身,把眼光投向了現代農業,投資1200余萬元,承包土地600余畝,實施“冬桃生態園”項目。葛銘春介紹說,常規的桃子品種,他們基本上沒有。從5月份開始到11月份,桃園陸陸續續有20多個品種成熟上市,其中的拳頭產品就是時下的映霜紅和紅葉冬桃。之所以看好冬桃觀光採摘項目,主要是因為冬桃品種多、更新速度快、品質有保証,初秋之后還會有8個品種上市。“桃樹挂果時間較同類大棚種植提前1個多月,可以搶佔先機,加上每年10月底可以通過人工干預,讓果樹提前進入冬眠,這樣年前半個月就能觀賞到桃花。”
俊欣桃園除定期追施農家有機肥外,果樹還定期吃上測土配方專用的海藻肥,確保了后期桃樹根系對肥水的需求。同時他們與上海農科院、南京農科院和山東果樹研究所多方合作,由對方提供種苗和技術支撐。拒絕“農藥+化肥”的傳統生產方式,採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和果實套袋技術,建立起一套規范的生態林果生產模式。經過精心管理,公司的“映霜紅”桃子普遍個頭大、色澤艷、口感好,單個桃子重達300克,在此鮮果淡季,極具市場競爭和銷售魅力。“今年初挂果的2萬斤桃子買了20多萬元,全部是游客上門採摘,這也為我們明年的豐收年打下了人脈基礎。”
目前,俊欣桃園正常吸納了10多位農村富余勞動力務工,公司在韓徐村的引領下,准備通過“特色產業+種養殖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做長桃園採摘產業鏈,舉辦採桃節,開通農家樂,讓產旅融合的產業發展模式初具雛形,進一步激發農民內生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力量。
通訊員楊雅晴 徐曉艇
(責編:張鑫、唐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