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海安综合电子监察平台,研发“财政奖补项目监管系统”,有效运用大数据开展财政奖补项目监管工作,精准监督各类财政奖补项目资金分配,快速发现违规问题并及时预警,进一步提高财政奖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海安纪委监察委利用“大数据”,创新监管财政奖补项目。截至目前,该系统已覆盖财政、民政、交通、水利、教育、科技等13个部门, 3870个财政奖补项目得到有效监管。
数据采集全覆盖,强化项目信息管理。针对财政奖补资金涉及的种类多、覆盖面广、时间久等问题,海安纪委监察委会同财政局、农资局等单位深入调研,研发财政奖补项目业务系统,将财政奖补资金纳入网上运行,明确项目名称、项目分类、管理单位、奖补受益人、奖补执行依据等23个必备基础信息,确保关键信息必录、可查。针对财政奖补执行多年,许多项目存在跨年现象,海安纪委监察委要求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人整理数据、采集信息,并层层审核把关,确保入库数据真实准确。
数据运用快预警,构建层级监管体系。依托海安综合电子监察平台,海安建立了财政奖补项目电子监察子系统,实现了部门、纪检组、市纪委的层级化监管。多年数据全程监控,各相关部门和监管单位可通过系统直接监控到各财政奖补项目进度,及时掌握财政奖补资金作用、拨付等情况。多个风险实时预警,根据相关文件和政策要求,制定相应的预警规则并固化到系统中,一旦出现违规行为,系统实时“亮灯”预警,并将预警信息发送给相关监察人员。多方力量瞬时督办,市镇两级监察人员对预警信息审查,根据实际情况,向部门发出督办,被督办部门回复督办后,反馈至监察人员核定,及时将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
数据分析快比对,探索智能研判模式。为了快速准确掌握情况,根据不同需求,海安纪委监察委重点盯紧项目资金分配的执行主体和受益主体,运用多维比对,强化对受益率高、执行风险高等重大风险点的管控。要提高管控效率,必须创新更加科学的方式方法。海安市财政奖补项目监管系统凸显自动比对、精确分析等功能,并提供跟踪查询、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等多种查询统计方式,统计结果以饼图、柱状图、走势图展示。“大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直观反映全市财政奖补情况同时,为纪律审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问题线索,有效规避了财政奖补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目前,海安纪委监察委正在探索扩大大数据库,目标实现多系统联合查询,为项目监察提供更多数据支撑。“比如,通过收集招标采购信息,源头监管财政奖补项目,通过收集施工管理信息,监控项目实施过程,通过收集资金管理信息,把握资金动向,通过收集监督审计信息,加强项目资金规范运用的监管。”海安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朱斌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