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社区论坛 - haianshi.com!

海安市 - haianshi.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4|回复: 0

解码“海安之变”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137

回帖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18-11-22 17: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安,如同一列动车,奔驰在时代的轨道上。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越开越快,越开越欢。

    1978年,海安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仅为3.7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在南通地区排名垫底。

    至2017年,海安已连续6年在南通的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

    放眼全国,海安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和工业百强县排名中,分列第29位、第8位和第30位。

    回眸40年,“海安之变”,律动人心,催人奋蹄。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说:“这得益于海安干部身上,有‘永争第一、永不言败’的精神特质,有‘不尚空谈、埋头苦干’的基因传承。进入新时代,海安更有‘枢纽海安,物流天下’战略定位和‘产业高地,幸福之城’发展路向。”

    落后思变,从“工业立县”出发

    改革开放春风吹起。

    1983年1月,《关于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干分配的意见》在海安正式施行。一年后,全县农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一位县政府老领导回忆说,此后,海安在农副业生产上创造出“种植、养殖、加工、走向市场”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

    当时的通沙汽渡,人们见到的海安人大多是用自行车把大批鸡和蛋运往上海销售,被称为“百万雄鸡下江南”。

    而今天,海安正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大批农产品做到全程安全、质量可控,走进大都市的超市。我们在文圣生态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看到,引进的国外生产线,全封闭养鸡场不仅自动化,而且闻不到难闻的味道。

    一产变,二产同样在变。

    1977年,海安的工业总产值仅为1.52亿元,至1980年,才过2亿元。在南通地区排名中,人称“小六子”。

    海安提出“工业立县”。从传统产业“一黑(机械加工)一白(纺织)”中破茧而出,从引导企业产品升级开始。

    江苏万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1949年建厂,主要为内燃机生产零部件,属于“一黑”产业。公司董事长梅超华说,企业能度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能适应国家排放标准调整,能从零利润到如今总资产4.7亿元,全靠转型升级。目前,企业产品在国内内燃机动力曲轴市场占有率25%以上,并出口世界各地。

    海安率先打响企业改革攻坚战,扶持了一批具有创业精神、能吃苦、肯拼搏的企业家。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白”的代表,从改制后的小小棉纺厂一步步升级成为海安第一家上市公司;江苏江海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从小小的乡镇企业升级成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从濒临倒闭的校办厂一步步发展为在全国动车高铁玻璃市场占有率超过90%的企业。

    跨入新世纪第一年,海安实现工业总产值130.8亿元,比1978年增长64倍,年递增19.8%。2002年,摘掉“小六子”的帽子。

    2013年,海安应税销售763.77亿元,首次夺得南通各县(市)区冠军,实现从“小六子”到“领头雁”的华丽转身。

    “工业立县”是序曲,现在的海安正走在“工业强市”的路上。

    先进思变,向“产业高地”挺进

    海安40年的发展证明,产业转型升级是出路。产业转型升级的最高目标,就是形成一览众山小的产业高地。

    目前,海安已经形成“4+4+N”的产业体系,好比一个“联合舰队”。第一个“4”是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新材料、时尚锦纶四大主导产业;第二个“4”是机器人及智能控制、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其配件、电子信息及航天航空四大新兴产业;“N”则指家具、石材等消费类特色产业,生物医药、石墨烯、高性能碳纤维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支“舰队”,有的从扶持传统产业升级、裂变而来,有的通过招商引资“无中生有”而来。

    海安将招商作为打造“产业高地”的中心工作。

    海安一直坚持大招商格局。“市领导领衔招商”,每周都有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市四大班子领导每旬必须外出招商一次,区镇、部门主要负责人三分之一时间、区镇分管负责人一半时间用于招商。

    海安还磨炼出一支能征善战的招商队伍:230名专业招商人员,由全市各区镇能力强、素质高、干劲足的工作人员以及猎头公司招聘的懂外语及谈判技巧的人员组成。

    61家市外招商机构,分驻上海、苏南、广深、浙江、北京等经济活跃度高的地区;36家境外委托招商机构,在港台、欧美、日韩等地挂牌办公;132个政企联合招商组,以商招商。

    《安庆日报》记者到海安采访,翻看2012年到2018年的《海安日报》的头版发现,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创新创业、企业研发……经济类新闻几乎占据了头版绝大多数的篇幅,领导开会、调研的内容也十之八九与经济发展有关。

    项目为王。海安一手抓10亿元乃至50亿元以上项目的招引;一手抓重大技改项目的建设。

    一大批外来资本、先进技术、高端人才落户海安。2017年,海安规模企业数、亿元企业数分别达到967家、220家,苏中领先。

    思变中的不变,心无旁骛高举发展大旗

    海安干部不谈“不可为”,而是想着“怎么为”;不谈“不可能”,而是设法“变可能”;不谈“舞台小”,而是唯恐“时间不够”“能力不够”。

    为抢一个台资项目,海安一位招商员跟踪了4年,坚持每周给客商发送信息。

    每个月,满载海安市所有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两辆大巴车都要在全市转上一圈,每到一个在建的项目现场都要下来看看。“月月看、户户到”项目巡查制度已经施行4年,一月一次,风雨无阻。

    在海安,干部是“全能型”人才。统计局的干部可以去征地拆迁,地震局的干部可以去抓产业发展;干部到了企业能把企业做上市,进了物流园区能把园区打造成全国领先……

    这样一支有拼劲、有韧劲、有闯劲的战斗队伍,让海安建成中国丝绸流行面料、国家时尚锦纶、国家色织产品等多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商贸物流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七大产业园区,形成时尚锦纶、电梯、现代纺织、节能环保等十六大产业集群齐头并进、各特色产业集群集约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办事效率非常高。”上海圣德曼铸造海安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迎新说,公司2014年落户海安时,海安成立了20多人的服务队伍,让原本18个月的建设期变成了8个月竣工投产。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海安亮点,该市全力打造江苏省审批时限最短、投资成本最低、服务质量最高的营商环境。2017年,在江苏省创业创新环境评价中,海安综合成绩位列96个县(市)区第二名。

    改革开放40年来,海安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施政美德,领导班子顶层设计,干部队伍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形成了海安特有的“见第一就争、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精气神。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心无旁骛高举发展大旗。”在介绍海安发展经验时,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的话振聋发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安市社区论坛

GMT+8, 2025-10-3 21:02 , Processed in 0.0303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