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各类矛盾问题5000多个,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4283个——
海安∶小分队深入寻常百姓家
“每3人一小分队,走访百户城镇居民家庭,了解生活状况、倾听诉求。10日前完成。”
进入5月,海安县7786名机关工作人员都领到一份 “走帮服”新作业。
“走帮服”活动开启后,海安将全县县镇两级干部划分为3049个走访小分队,将全县260756个农户家庭、1万多家企业划分为5137个走访区域。
走访小分队至少由1名县级机关干部和1名区镇机关干部构成。至4月底,已走访农户近30万户(次),实现全覆盖;走访了以困难家庭、楼长、网格员等重点人群为主的城市社区居民家庭,并发放联系服务卡。
围绕“访农户、助增收,进企业、促发展,解难题、增感情,兜底线、共小康,抓基层、强堡垒”五大重点任务,海安各级走访人员实实在在为群众、为企业解决问题。
海安县农机局局长邓澄在走访南通广益公司过程中获悉,该公司一直致力于高效植保机械的研发生产,在无线遥控植保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提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以解决大面积植保费人费工难题。
走访回来后,邓澄立即想方设法,与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联系,请他们派专家来海安与广益公司对接。前不久,中航西飞自控所民品部副部长李国玉率自控、液压等方面专家一行4人来到海安,和该公司达成履带自走式喷药机械、耕作机械等智能无人系统应用项目产学研合作意向。
“没想到当时我那么一提,他们很快就牵线搭桥,让我梦想成真。”南通广益机电公司董事长崔益民连连点赞。
干部脚上多些土,群众心里少些堵。在大公镇星河村,南通市工商联和海安工商联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了解到,该村农民种植的包菜由于市场过度饱和、价格低、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只能将其埋到地里。
走访人员立即与南通市区的饭店和餐饮业商会联系,寻求帮助,并得到商会会员们积极响应。目前,该村已经收到20余吨包菜订单。市餐饮业商会负责人还表示,将持续关注农户的实际困难,每3天组织一次义购。
“走访”是手段,“帮助”是重点,“服务”是目的。海安高新区镇南办事处、城南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在走访时得知,高新区平桥村4组计生困难户张加根妻子因糖尿病截肢,一直瘫痪在家,张加根要照顾妻子,还要赚钱养家,生活十分困难。“走帮服”小组成员马上行动,联系爱心人士帮助张加根一家。
当天,润宇建设公司董事长任建就派员为张家送来了2000元现金以及被子、食用油、水果等生活用品。
4月24日,海安下达项目清单,要求73家机关部门在6月底前,按照清单帮助174个行政村完成242个实事项目,这些项目均由前一阶段“走帮服”人员走访而来。
至4月底,该县已累计梳理各类矛盾问题5000多个,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4283个。
本报通讯员 卢锋 刘宁 吴兰
本报记者 赵勇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