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安制造業應稅銷售首季增兩成
23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向省政府推薦的“2018年度全省制造業創新轉型成效明顯地區”名單公示結束,省內9個縣(市、區)上榜,南通僅海安一家。
制造業是海安支柱產業之一。去年,該市實現工業應稅銷售1718億元,增長27.4%,總量全市第一。年初以來,海安制造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一季度,實現應稅銷售463.44億元,增幅22%,總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海安制造業“大樹成林”,主要得益於不斷賦能的創新轉型發展。近年來該市出台“一企一策”、退城進郊、產業集群培育、單項冠軍培育、銀政企攜手攀新高、央地共建等一系列支持制造業企業做大做強的關鍵舉措。
加強產學研合作、引進成果轉化項目,已成為海安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搶佔行業制高點的利器。前不久,省科技戰略研究院發布“2018江蘇省百強創新企業”名單,江蘇聯發紡織成為蘇中地區入選的18家企業之一。在該公司染色制造智能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通過中控系統將染色的生產指令、工藝配方自動傳送到每個機台,通過染料助劑配送系統將物料自動配送到每台染機。“原先,工人首先用普通秤稱好染料,然后裝進小桶,用推車送至染缸進行染色,這一過程很容易出現計量誤差、調料不均勻、搬運途中染料污染等問題。”聯發紡織IT部經理朱如江說,“通過和清華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合作,研發使用染料助劑自動配送系統,讓企業用工大量減少,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連續5年,技改投入年均超過1億元,聯發先后建成染色、面料制造兩個省級“智能車間”。通過技術改造,聯發成為全國色織行業前三強企業,穩居全省色織行業冠軍。去年,聯發實現應稅銷售63.7億元,入庫稅金近4億元,今年有望超過70億元。
海安引導制造業企業加大新設備投入,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搶佔市場。投資30億元的銘利達科技公司,其主打產品是高強度輕量化汽車零部件。20日,從瑞士引進的布勒壓鑄設備投入使用,這台3000多萬元購買的一體化壓鑄設備除了擁有全自動的機械手和智能化的操作系統外,還配備超真空的壓鑄功能,主要用來生產大型汽車配件。“傳統壓鑄設備不能進行真空處理,在充填的時候,產品容易產生很多氣孔。”江蘇銘利達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謝樹寬介紹:“新設備生產的產品,質量大幅提升。憑這台設備,目前,我們已經從北汽、吉利等汽車制造企業拿到6億元的訂單。”
瞄准供給側發力,精准量身開發定制產品,以此擴大市場,是海安推動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轉型發展的“秘方”之一。南通佳景休閑潔具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戶外豪華SPA按摩池、便攜式泳池及其他智能化潔具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因為滿足了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產品暢銷歐洲、北美洲、大洋洲。董事長賁向前介紹,正月初六開工時,全年的訂單就已經排滿,目前,生產線滿負荷作業。佳景休閑正投資建設二期水療健康項目,年產戶外浴缸3萬台,是當前廠區產能的3倍,預計9月投產。“去年我們銷售了2億元,入庫稅金4600萬元,今年我們的目標是銷售3億元。”
海安市委主要領導表示,今年,海安將繼續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突破口,力爭在南通率先突破工業應稅銷售2000億元。(盧鋒 吳薇 陸飛 趙勇進)
(責編:蕭瀟、張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