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车祸现场见义勇为追逃无良车、看见老人晕倒跪地急救半小时、路遇轿车自燃冲进火场施救、路遇电瓶车翻车及时伸援手……江苏海安有这样一个群体,做好事成为了一种习惯与自觉,更成为了“分内”之事。
他们就是海安客运人,近年来,南通汽运集团海安分公司、海安飞鹤公交公司好人好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涌现出来的“草根模范”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善良的暖流。仅2017年好人好事便有544起,平均每天1.5起。他们的善心善举感染了许多人,成为海安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能帮就尽量帮,这是分内的事情!”
“能帮就尽量帮,这些都是分内的事情。”海安飞鹤公交公司驾驶员林十全不善言辞,面对采访,显得略微拘谨。据介绍,如果不是管理人员例行3G 监控,就不会知道林十全在行驶过程中热心救人不留名的感人一幕。2016年的6月份,林十全执行109路杭窑至海安班线任务,当行驶至掘龙桥东“丁”字路口时,一辆二轮电瓶车倒在路中间,一老人被压在车下。林十全见状立即路边停车飞奔过去,当他走近时发现地面上一大滩血迹已凝固。林十全立即搬开压在老人身上的电瓶车,并对老人进行简单的施救,同时拨打120救助电话。在老人的家人赶到后,林十全才默默离开,继续执行班车任务。“我们做了好事之后,就会起到带动作用。”林十全说,帮助别人自己也能获得快乐,还可以把爱心传递下去,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同样是监控发现做好事的,还有南通汽运集团海安分公司的驾驶员黄俊。2017年5月份,黄俊执行南通机场返回海安的任务。在路上发现有一辆小客车180度调头撞在右侧护栏上,车内驾驶员无助地向过往车辆招手求援。这时驾驶员已满脸血污呈半昏迷状态,双腿卡在车中。黄俊立马下车将驾驶员慢慢搬移出小客车,移至安全地带,并拨打110报警和120救护电话,不一会儿,警方与医院救护车抵达现场,黄师傅默默驾车离开。
“海安客运一向重视对员工的道德培养,鼓励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扬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精神。”南通汽运集团海安分公司总经理张苏闽表示,公司常常以先进典型、模范事迹引领职工,聚集积极的文化效应, 让“好人好事”深植每位员工心中,内化为一种文明素养。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中国好人榜”“最美救护员”“最美海安人”等评选中一次次出现他们的身影,文化的熏陶早化作了善意的自觉……
团队收获的锦旗挂满了墙
“不要想那么多,要见义勇为!”
“公司员工每月都会有4次素质培训,积极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应急救护等活动。既能使广大驾乘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技能,也能为善心善举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南通汽运集团海安飞鹤公交公司总经理李超介绍道,公司积极鼓励员工敢于担当,用所学技能去帮助他人。对于有较好社会影响力的,还给予一定奖励。
在同事眼中,公交驾驶员杨成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好人”,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他都会伸出援手。早在2013年,他在行驶途中看到老人晕倒,途径的来往车辆和行人却都行色匆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见此情景,杨成平立即向车上的乘客打了声招呼,迅速将车停靠在路边后,奔到老人身边,发现老人年约八旬,当时已处于昏迷状态。杨成平连忙掀开压在老人身上的三轮车,立即运用所学救护常识对老人进行施救。前后施救近半小时,为老人的生命安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问及“为什么敢去救路边摔倒的老人”时,杨成平说:“不要想那么多,要见义勇为!”
杨成平的见义勇为,并不仅是这一次。2015年2月,路遇轿车自燃,他冒着生命危险,拿着灭火器两度冲进火场施救。正是凭着这一副“侠肝义胆”,杨成平受到了群众的支持与点赞,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最美救护员”“南通市见义勇为好司机”。
除了杨成平,还有偶遇车祸现场,见义勇为追逃无良车主的史厚平;乘客突发疾病,让公交车变“救护车”的朱越东;突发疾病,晕倒前停车保乘客安全的秦爱东……他们为城市的交通尽职尽责,同时也用爱撑起了城市文明的天空。
海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万春表示,南通汽运集团海安分公司、海安飞鹤公交公司好人好事现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一方面与公司的文化熏陶有关,另一方面与海安人骨子里的乐善好施离不开关系。“心中有爱,便能德厚流光。一座城市的文明,需要各个岗位的人共同努力去建设。”刘万春说。(杨梦奎 许应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