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投资超10亿元的上海利物盛集团石墨烯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海安。该项目一期投资10亿元,达产后年销售将超20亿元,目标建成全国有影响、华东地区最大的石墨烯新材料生产基地。
利物盛集团能够结缘海安,得益于上海交大教授赵亚平的引荐。
2014年底,赵亚平来海创办南通睿智超临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新区科创园为其提供厂房1370平米,3年内免租金,并为企业解决了员工住宿等各种创业初期的困难。2015年,赵亚平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获省财政奖励50万元,县财政按30%的比例给予了配套,并对企业实行税收减免优惠。
“一名高端人才就是一个亿元项目,人才创业项目虽然小,但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我们把人才项目当作亿元项目来培育。”高新区科创园主任陆建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县人才办、高新区科创园等各方的合力推动下,仅用不到3年的时间,睿智科技年销售额从300万元增加到1500多万元,公司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石墨烯具有高导电、高强度、超轻薄等多项特性,在众多领域应用前景巨大,被誉为‘新材料之王’。”赵亚平告诉记者。作为上海张江高新区龙头企业,利物盛集团在石墨烯新材料研发生产上不仅拥有9大自主核心技术,还有年产30吨石墨烯粉体制备生产线,集团旗下的上海石墨烯应用科技孵化园是“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各类创新型企业近20家。
睿智科技的石墨烯生产工艺以及成套装备生产技术吸引了利物盛集团的目光,该集团迅速向赵亚平抛出了深入合作的“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利物盛集团决定来海投资,与睿智科技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合作。
引进一名人才,带动一个产业。近年来,我县坚持围绕产业升级引才兴才,开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对接峰会、创新创业在海安活动,推动双招双引工作与上海等大城市创投公司、加速器、科创园合作,建立“创投基金+人才项目”“加速在大城市、产业化在海安”的创业人才引进模式,依托“产业链”,引进“人才链”,打造“创新链”,推动产业发展迈上中高端。目前,我县已在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形成了高端引领、群贤毕至的局面。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刘劲松博士创办弘琪自动化公司,实施“晶圆植球自动化装备”项目研发。在高层次人才的驱动下,鹏飞集团等4家企业成为国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占全市四分之一。
“人才高度决定发展高度,人才规模决定发展规模。”县人才办主任景凯告诉记者,我县即将出台更开放、更积极、更有效的新一轮“1+10”人才政策体系,在扶持人才创新创业、加强人才生活保障等方面构建北沿江地区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人才磁吸效应,不断提升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据悉,最新的全省人才综合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县人才综合竞争力实现历史性突破,跃居全省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