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点现场,满载秸秆的运输车辆排成队列。
华声在线12月1日讯(通讯员 李卓)每到秋冬时节,茫茫白雾总会频繁来袭,不仅遮蔽了蔚蓝的天空,更污染了大气,危害人们的健康。11月29日,一场“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新海安”的秸秆收集现场观摩会在海安市高新区黄柯村和界河村举行。
在收储点现场,一台大型抓草机伸出“巨爪”,将堆积如山的秸秆一捆捆地抓入运输车辆中,而满载着秸秆的运输车辆也将把燃料运送到附近的海安理昂生物质电厂进行直燃发电。据黄柯村秸秆清运队负责人贲道明介绍,这些秸秆都是由当地村委组织农户收集,再由清运队统一运往电厂销售,每天运输量均在50吨左右。
近年来,为做好秸秆“双禁”工作,改善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海安市人民政府陆续出台了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而位于海安市城东镇的海安理昂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全面支持政府秸秆“双禁”工作。一方面积极为秸秆提供销售市场,一方面联系周边大型打捆设备以及外调设备进行前期打捆,并与政府沟通稻草秸秆收集点的建设,大力宣传秸秆能源化利用,培养大批经纪人加强对二级收储点秸秆的运输管理。
“海安理昂今年秸秆收集目标是20000吨,截至11月底,海安理昂共计收集秸秆4000多吨,覆盖西场镇、李堡镇、大公镇、丁所镇、开发区、高新区等部分东台地区。同时,公司在秸秆‘用得了’方面,也加大力度,采购大型稻草破碎设备,促进秸秆使用。”海安理昂燃料采购负责人胡亚庆介绍到。通过由当地村委组织农户清理秸秆到二级收储点,清运队作为经纪人运往企业销售,让秸秆有了出路,不仅积极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让田间无草可烧,助力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更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还能不耽误农户秋播,为农户省心。昔日无大用处、弃之无处安放、烧了又污染环境的秸秆,如今竟成了“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