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社区论坛 - haianshi.com!

海安市 - haianshi.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0

海安:争当新时代文明实践开路先锋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139

回帖

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7
发表于 2019-5-16 08: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8月,海安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50个全国试点县(市、区)之一。作为“开路先锋”,今年,海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全面建成,目前接待了来自吉林、云南、青海、江西等20多个省的45批次观摩考察。

“打造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本,海安要做先锋中的先锋!”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说,该市创新探索出一条“自上而下传思想、自下而上圆心愿、自然而然育文明”工作路径,依托1个中心、5大平台、6类基地、10家实践所、231家实践站、375支志愿队伍、14万名志愿者,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思想入脑、志愿入户、文明入心”。

思想入脑——自上而下传思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4月20日,西泊上空歌声婉转、琴声悠扬,伴随《我的祖国》优美的旋律,几叶轻舟打着双桨从远处驶来——一场白甸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的水上快闪秀拉开帷幕。

“快闪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红产品’,影响大、效果好,全国各地都在上演,我们自然也不能落下。”海安市白甸镇党委书记秦广荣介绍,该镇邀请“甸上好声音”20强歌手担当领唱,组织全体镇村干部、中小学生代表、企业员工齐唱,现场吸引观众千余人加入这场快闪秀。

“结合已有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让群众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既结合实际、又接地气……”去年12月24日,顾国标走进高新区谭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20余名理论宣讲志愿者授课,开启了海安党员冬训第一课。

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宣讲,自上而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发展。3月20日,海安市长于立忠前往开发区韩洋村金豆农场,为300多名群众解读中央“一号文件”。随后,各镇村相继发布为民办实事项目809个,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河道长效治理、困难家庭结对帮扶等30多个具体内容,收获广大市民点赞。

“面对不同的受众,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用群众听得懂的话儿,说群众愿意听的理儿,党的思想、声音才能入脑入心。”海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刘万春说,“大课”要上,但每一场贴近群众的理论“小课”更为关键,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宣讲队伍怎么行。

名师名嘴带徒授课 ,理论宣讲队伍不断壮大。海安以2名全国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名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和一批高水平宣讲人才为基础,打造了5个理论名师工作室和1个百姓名嘴工作室,定期为理论宣讲志愿者“开课”;实施“百姓名嘴”30×50孵化工程,由市骨干名嘴班30名成员,每人每月结对50名村(居)理论宣讲志愿者“培训”,培育了一支“草根”宣讲队伍。党的十九大以来,1500名理论志愿者开展燎原宣讲2500多场……一场场深入人心的理论宣讲,将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志愿入户——自下而上圆心愿

“听见了,听见了!”官垛村8组村民王宝桂拉着志愿者的手激动地说。

王宝桂67岁,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年在村文明实践站征集“微心愿”时,他说自己已有两年听不见声音了,希望有人帮帮他。5月1日,水乡家园文明实践志愿队将一个助听器送到王宝桂手中。老王重获听力,达成了心愿。

这只是海安“自下而上圆心愿”的一个生动缩影。海安实施“村居吹哨、部门报到”项目,由各所、站以及80多个部门“沉下去”,走村入户征集百姓需求愿望。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随时都能看到文明实践志愿者奔走服务的身影。

“孩子放学没人管,放了假整天看电视。”三年前,李堡镇中心小学易地搬迁到富庄村后,家长们便经常倒“苦水”。“暖心”志愿服务队队长周振得知后,与成员们商议,增设课外辅导驿站,利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由志愿者帮助孩子辅导功课、开展特色活动,消除了家长们的烦恼。

海安福缘志愿者服务大队“福缘人的孩子——福娃”志愿服务项目斩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金奖。在1161名志愿者和19名专职爱心“福爸福妈”常态化“父母式陪伴”下,全市728名留守儿童、57名孤儿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截至目前,这一项目吸引了6300多人(次)志愿者常态化参与,开展活动312次。

高新区“爱心骑士”、开发区“邻里小匠”、滨海新区“小爱心汇聚大暖流”、曲塘镇“相约星期五”……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各地志愿服务项目层出不穷。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荣贵介绍,截至目前,该市已探索形成2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近3000场次,为群众圆梦1000多个,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明入心——自然而然育文明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5月11日,悠扬的歌声从滨海新区幸福老庄文化广场传来。村民演、村民看,台上台下激情互动,热闹非凡。“以前老百姓除了串门聊天,就是凑堆儿打牌,没啥别的娱乐项目。”村民张小飞说,幸福老庄文化广场定期举办活动,“家门口”就能有精彩的文艺演出,日子越来越丰富多彩。

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文艺气息。海安文化服务平台精心打造“花开新时代、文化暖万家”品牌项目,常态化开展“万里千家”惠民文艺演出、“乐一天”农民艺术节等10多个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全年送到老百姓家门口的演出多达2000场。

海安“泛书房”文明实践基地每天吸引上百市民前来。走进书屋,近两万平方米的空间内,除了读书,还有江苏省首家“红色报馆”“科技体验馆”“家长学吧”等体验式文化沙龙空间。“泛书房”创始人贲友兰介绍,目前,书屋已举办“春风有声”等10多个主题讲座、沙龙,吸引线上线下近20万人参加。

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目前,海安拥有农家书屋231家。其中,省五星级示范书屋4家、市四星级示范书屋82家。越来越多的村民走进农家书屋,3000多名村民在读书中找到了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之举在海安随处可见。“张大姐,来店里歇歇儿哦!”“王阿姨,快来喝杯茶吧!”5月10日,在曲塘镇东方红路,几家商店老板热情招呼正在打扫的环卫工人进店歇歇脚。这样的暖心场景每天都在曲塘上演。“环卫工人冒着严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太辛苦了。”其中一家服装店老板周蕙兰说,也没人组织,街上10多家商铺自发在店里挂上“环卫天使爱心休息站”牌子,为环卫工人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短暂休息的场所。

本报通讯员 吴 兰 丁志云

本报记者 贲 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安市社区论坛

GMT+8, 2025-10-4 05:50 , Processed in 0.0227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