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共建互动发展。海安注重加强与上海各区镇和工业园的联系沟通,2009年、2012年先后与上海杨浦区、奉贤区正式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以智能装备、电器电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的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和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上海奉贤(海安)工业园,入驻企业近40家。去年4月,上海中峰实业在海安新建食品工业园,全力打造华东地区一流的食品工业示范园,目标建成上海食品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目前已有10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
科技人才深入合作。海安持续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30多家沪地高校院所与海安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十二五”期间实施产学研项目90多项。积极打造产业(企业)研究院等科技合作平台,上海交大与海安软件园共建智能装备研究院,成功研制出6轴通用机器人等10多种智能机器人,2016年获批省科技服务骨干机构能力提升计划。东华大学与联发合作共建现代纺织企业研究院、与文凤化纤共建锦纶新材料企业研究院,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先后在海安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联发集团、天楹集团、申菱电器、威尔曼电梯等企业在沪设立了研发中心。借助国际领先的研发平台,海安部分企业还与美、德、俄、日等国家和地区的驻沪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海安深入组织开展招才引智活动,长期与上海欧美同学会、中国能谷等社会组织和机构合作,建立了中国能谷创新创业园海安分园、长三角海归创新创业海安基地和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人才服务站。海安成功举办第五届长三角海归创新创业园圆桌会议暨中国海安首届高端人才高新项目洽谈会,组织了多次上海高校学生处长海安行活动,申报省双创计划41个,省博士集聚计划28个,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27个。
接轨上海,海安有着宏大的未来目标。从今年起,海安将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物流天下”战略取向,充分发挥“动车时代、节点城市”新优势,按照行政推动、上下联动、政企互动、内外促动的要求,着力构建“五大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十项接轨工程”,全面推进与上海在基础设施、产业平台、科技创新、要素市场、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互联互融,着力打造上海高端产业配套基地、高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上海市民旅游休闲重要目的地、上海农副产品重要供给基地,走具有海安特色的接轨发展之路,为南通加快建成上海“北大门”作出贡献。(卢锋 梅丛婧)
(责编:唐璐璐、张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