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个女婴被遗弃在了江苏省海安市陈克兰的家门口,当时,陈克兰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但是看到孩子这么孤苦无依,陈克兰和家人商量后还是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但是,在孩子快两岁的时候,陈克兰发现孩子还不会走路,赶紧去医院查看。
陈克兰说:“到上海复旦儿童医院去,专家说小孩是脑瘫,这一说我浑身吓得没得命啊,因为这个病没有听说过, 当时头脑里都理不清楚。” 孩子是个脑瘫,治疗需要一大笔费用,这一沉痛的消息对于陈克兰家来说,经济上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生活丈夫常年都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个85岁中风十年的公公需要照顾。当时,陈克兰也曾有过将孩子送掉的想法,但思前想后还是舍不得,于是一家人选择了坚持。
几年前,陈克兰带着女儿去上海医院前后做了两次手术,花去了二十多万元,手术、吃药、打针、补钙......孩子病情渐渐有了起色。如今,女儿张宇艳已经能自己坐在椅子上,能在妈妈的搀扶下走路,这些常人看来十分简单的动作,花费了陈克兰无数的精力与汗水。女儿渐渐长大,她希望能够和同龄的孩子一样上学,有自己的小伙伴,但是因为她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刚开始愁坏了陈克兰。海安高新区孙庄小学校长许宁说:“学校这边给予她很多的关注,困难家庭的救助,以及春蕾班她都在,这个孩子智商还行,在老师和母亲的帮助下,能够跟班就读,发展得还行。”陈克兰说:“她晓得感恩,上一年级的时候写作文,陈老师问她要感谢谁,她说的要感谢老师,老师给她许多支撑。”从女儿一年级入学之后,陈克兰就不外出打工了,她全程陪同孩子一起上学。孩子7点钟要上课,路程较远,陈克兰每天早上6点半从家里出发,开三轮车送她。如今,女儿张宇艳11岁了,跟同龄的孩子一样活泼好动,跟同学们一起嬉闹玩耍。
风风雨雨十一年,47岁的陈克兰用母爱和责任,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温暖和煦的天空,她的愿望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自力更生。
陈克兰说:“只要我们(夫妻)两个人没病,尽力照顾,我希望她自己学到知识,自己有成长,不谈对社会有多大贡献,至少不增加社会负担。”(记者刘潇卉)
|